短期看BC,长期看公司技术服务落地
6月30日的西安下起了小雨,天气沉闷,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投资者参与股东会的热情。
当然,这次股东会参与股东41人,比以往行业热潮的时候规模要小很多。按说行业已经如此惨淡,应该没什么人过来,能来四十多人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言谈中听到,邻座的投资者有来自上海的、山东的。有参与股东会4次的,也有刚刚买入的。
从“531”开始投资隆基,至今行业又到了周期底部。周期类公司就是要买在无人问津时,就在很多说光伏行业悲惨至极的时候,我反而对这个行业的龙头公司充满了信心。这份信心来自公司的现金流和在新技术上的应用和突破:经过多年的攻关,BC终于走到了量产的阶段,铜代银的降本方案落地让BC有了更大的竞争力。同时公司也是现金流储备最多的公司。
之前公司贷款借债,市场上有很多反对的声音,我的意见是支持。周期性公司在周期底部拼的就是现金流,有了现金流做保障,就能熬过漫漫长夜。上一轮锂矿周期,我到了一家财务状况堪忧的天齐锂业,调研核心点也是在现金流上。最后是大股东兜里的钱给我了在谷底买入的信心。
下午两点,股东会准时开始。董秘主持,钟宝申董事长宣读股东会议案……正式流程走了一个小时。紧接着钟总就提议直接进入交流环节。交流的内容后面我们详述,这里说几个小插曲。
会议开始,酒店的音响系统出了问题,麦克风没有声音。这个关键时刻,我从钟总的表情上看到,钟总没有情绪,既没有怪罪酒店,也没有怪罪工作人员。按说,工作人员应该在会前提前试麦,这件事一方面反映公司一些不重要的工作岗位已经被优化掉,另外也反映出钟总的沉着和格局。
在提问交流环节,董秘本来说因有下一场会议安排,交流在3:30结束,时间快到的时候,现场一位持有隆基多年的老股东提议,以往股东会交流时间都很长,现在不能因为行情不好交流时间就压缩了,建议交流环节延长半小时。说完,大家掌声一片,钟总现场没有反对,接着回答问题。很多管理层都有这样的想法,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不想和投资人交流太多,甚至有惧怕的心理。实际上,恰恰相反,在公司最惨的时候,能从千里之外赶到现场参加股东会本身就说明了对公司的认可,对公司都是真爱。
会后公司安排了参观环节,参观地是公司的展厅。经过讲解人员的讲解,大家对新能源的发展前景、一片光伏电池的前世今生和隆基管理层的创业历程都有了进一步的系统了解。
振国总的女儿这次正式以董事的身份出现在股东会现场,不过全程没有安排发言,一直在忙着处理电脑上的事务。
最近沸沸扬扬的高瓴减持风波,让很多人在怀疑价值投资,怀疑高瓴的同时,也开始怀疑公司。一位大姐在会后就说自己有点不踏实。我觉得投资者还是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独立思考,这家公司到底优不优秀,你要不要做这家公司的股东,不然睡不着觉,看到别人吃肉自己喝西北风的感觉真的不好。高瓴这次或有很多难言的投资者短期压迫的苦衷,别人买卖是别人的自由,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的决策点核心还是行业、还是公司。
关于行业周期,这次大家居然没提,对这个话题沉默的背后是大家对行业去产能的无奈。我的观点是,如果市场干预失败,最后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自然淘汰。当然,行政干预能落实,那就是锦上添花了。整理本文的时候,看到高盛的一篇简报,说看空行业反内卷,因为体量太大,行政干预的难度太大,维持对行业整体卖出的逻辑,唯一给予肯定买入评级的是隆基。核心逻辑是新技术的突破和公司业绩改善拐点的到来。
中期看,行业的机会除了不可预期的反内卷,最可靠的还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这次参加股东会最大的收获是确认了公司的长期战略方向、BC产能投放的节奏和铜浆路线对BC降本的意义。了解这一点,大家不光可以通过投资隆基获益,铜浆路线的相关公司也值得大家关注起来。
以下为现场交流要点速记:
关于行业去产能
1、如何看待当前政府在主导行业去库存的效果?
答:这个具体还是不确定,但政府肯定手段是很多的,究竟最后会用什么手段解决,或者说市场化的方式来出清,或者说政府行政手段的方式来出清,我觉得目前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出来都是一些思路,但这些思路除了市场化出清之外,剩下的都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没有行政干预可能都做不到。所以在这一块行政具体怎么干预,干预到什么程度,不确定。
关于隆基BC电池
2、HBPC2.0这网传是通过爱旭代工,未来我们自产的比例会是多少?
答:我们从现在开始(自产比例)是100%,上半年我们确实是和爱旭有一些业务合作,因为隆基自产的不够,但是隆基下半年产出又有特别大的爆发,中间需要一个客户积累和市场推广过程。在这个推广过程没有产品不可行。如果没有前期推广的积累,产量陡然达到一个月3GW,可能卖不掉,卖不掉库存的风险是很大的。所以从企业来讲它是要有一个过程,我们自己的产出又不够,所以我们跟爱旭做了一些合作。而对爱旭来讲他也需要销售推广。上半年我们做了一些这样的合作,隆基有一些产品是爱旭代工的。随着隆基自产产能的快速投放,爱旭他们的市场也在不断地打开,所以大家这种协作就会变得比较少了。
3、隆基BC二代的产能释放进展?
答:隆基BC二代上半年产能还没有完全出来, 6月做到了产出2GW,下半年开始放量, 9月产能可达到3GW,11月份4GW。上半年产出确实非常少,上半年6个多GW,全年目标26GW,验收的收入24GWH ,这个计划目前看没有实现的难度,整体来看我们的BC二代从下半年才真正开始量产投入。另外从成本上来讲,50GW的爬坡建设成本都摊到了今年,从明年开始50个GW,每月4个多GW完整产出,随着规模起量,BC二代的成本会越来越优化。这是关于BC二代的情况。
4、公司目前的开工率在行业中跟同行比是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答:开工率的情况:我们现在硅片的开工率大概60%~70%;电池一直是100%,一代已经全部改造成二代全部投产了;组件开工率大概在70%~75%。
关于新技术进展
5、HIBC的定位?
答:HIBC不会替代BC2.0,HIBC只做最高效率的那一段,现在的成本大概比TOP-CON高三毛钱左右。所以卖高端品和卖普通品就不一样,高端产品肯定会卖的毛利比较高,但是高端产品不能去追求大量,所有人都买高端品那不现实,那就把高端品砸成了一个普通产品。我们现在有一些方案能够把它的成本实现显著降低,即使降低了之后,我们认为它还是要保持高端的优势,它不能完全去跟二代拼性能,要发挥他的特长,就是在那个特定的、愿意给高价的市场去做。
6、公司的HIBC与爱旭ABC的区别?
答:在基础的方向上我们的HPBC2.0和他的ABC比较类似,但是我们的HIBC是一个新的,是公司独具特色的部分,主要体现在它是结合了HJT的低温钝化和TOP-CON高温钝化的复合钝化,多种技术的优化方案;现在已经开始量产,每个月40兆瓦,产能600兆瓦;晶硅转化效率最高,售价2元左右;定位是效率高、安全美观的分布式场景,目前没有考虑地面。成本比TOP-CON高0.3元。HIBC和HPBC定位不同,不会形成替代关系。
7、一体化背板现在进程怎么样?
答:一体化背板我们原来的计划也是在今年年底会上一定的量。上半年做这个制作开发已经七八年了。
8、如何看待钙钛矿技术对单晶硅技术路线的影响?
答:钙钛矿走到市场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如果2030年能够真正走到市场已经算一个不错的时间节点。中间还有很多的技术问题、工艺问题要解决。隆基一直持续在钙钛矿方面做研究,钙钛矿晶硅叠层的世界纪录就是隆基创造的,处在全球领先的位置。过去我们主要从结构效率上,从今年开始我们对中央研究院进行考核指标重点是在稳定性和工艺上。
9、如何看待氢能板块的发展?
答:公司的氢能布局是一个孵化项目,它的成熟有赖于整个产业链的成熟,包括社会的政策,法规的环境。目前绿氢成本还是比灰氢高,所以绿氢要有市场必须有相应的法规来约束,相应的政策来支持,这样才有绿氢的销量空间。有了绿氢的销量空间,上游做绿氢装备的才有市场。
关于贱金属进展
10、请教铜浆在BC和TOP-CON上的应用前景和空间?
答:关于贱金属化的问题,我们的目标还是今年年底要有一定的产能推进贱金属化。另一个和TOP-CON的差距,首先在贱金属化上TOP-CON天然的比BC难度要高。因为如果用贱金属意味着你的栅线要粗,收集电流的线要粗,因为银是导电好它可以很细,而栅线粗在正面有遮挡的情况下势必就影响了效率。大家知道正面有栅线本来就会影响效率,如果把栅线再变粗,效率影响就更多了,所以效率和成本之间找平衡并不容易。另外,TOP-CON在结构上实现的难度也要比BC上用更难。所以即使将来大家都能用贱金属,BC和TOP-CON的成本也处在一个相对比较接近的状态。
BC2.0是TOP-CON的BC,那就意味着用在TOP-CON的技术都能用在BC2.0上。所以不管怎么提高,它正面无遮挡,能够多比你高4%就是确定性的。收集电流正面有栅线遮挡了,它没有遮挡那也就意味着天然它就会有更大的优势。这个优势能用的工艺基本上它都能用,TOP-CON优势还是会持续存在。因为BC二代简单说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一个新的设计方案,现在都是一些优化,已经不是那个基础的东西了。
11、用贱金属以后稳定性怎么样?
答:这方面肯定都是做过完整测评的,从目前我们测试的效果来讲,我们的目标是追求更好。如果说稳定性很好的话,它是分不同的产品,可能有些产品比较容易实现,有些产品是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克服困难中间就有一个平衡。大家不断地减少用银,然后这边要使用贱金属比如要先镀镍,激光开槽,开完槽之后,镀完镍再镀铜,因为没有镍保护铜容易渗到硅片里面,这样就影响它将来的发电,影响电子的这个负荷。所以如果说用复杂的工艺去实现贱金属和尽量少用银对比,发现少用银和那成本差不多,大家可能就不往这个方向发展。所以它是分电池结构的,有些电池结构可能本身你用它就是划算的,就是合适,就是对的。有些你用它也能用,但是你发现它工艺太复杂,可能还不如用银。所以这一块我觉得还有点变化。
12、成本方面,到年底前BC二代和TOP-CON能打平的措施?目前进展?
答:因为在到年底有些产能会有贱金属化的,采用贱金属化,我们和TOP-CON的差距可能基本就差不多了,就一致了。没有采用贱金属化的可能还会稍微贵一点。但是总体上来讲我们还是有一个要求的,就是我们在市场上毛利要比TOP-CON高一些,要保证高10%。就是如果TOP-CON 5%的毛利,那我这个起点一定要到15%以上,这是我们的追求。至于它的成本我觉得不是最关键的,重要的是能卖出什么价值,能卖出什么毛利,最关键的还是毛利。
关于全球化
13、很高兴看到公司在印度市场的份额的扩大,想知道公司未来全球产能的布局?
答:目前中国还是要素最优的,换句话说就是生产成本最低的。未来是否全球化取决于贸易环境,全球化都是因为有些国家对中国设置贸易壁垒逼着你走的,所以我们刚才介绍了在美国有个5GW的工厂。当然大家也看到了美国出了大美丽法案,是不是让中国企业继续拥有这些工厂,未来也不确定。如果他不让你拥有,可能就要转让给美国公司。当然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可以看到隆基当年做合资,并且让对方控股的前瞻性就很好,如果现在不是这种合资而是中国独资的,可能现在都面临着很大的困境,至少我们现在还可以正常地经营。在美国人看来,他只是一个受中国影响的公司,本身还是一个美国公司。像印度这样的很难,只能随着印度的政策环境确定。至于是不是要在其地方建厂,我们也在广泛地调研,欧洲出了法案之后,最后要各个国家出台自己的细则,那没有细则,就没有落实。所以简单说全球化一定是根据环境的要求来做,这是我们的理解。总体来讲,我们还是坚定地要去全球化。
第二个谨慎地实施这个操作的行为。大家会看到东南亚这么多产能,美国的一个法案反倾销反规避,把中国东南亚的产能基本上就搞的差不多了,隆基基本上减值提得差不多了,但很多友商都是过去两年新建的大量产能,接下来这些产能怎么办也是很麻烦,现在这些产能放在这儿,去不了美国市场怎么办?
所以海外投资一方面是机会,一方面也是巨大的风险。在这方面我们还是刚才这个说法,一方面坚定的全球化,一方面坚持充分谨慎的评估,避免投资变成一些巨大损失。
关于未来战略和其他
14、隆基前25年是科技制造企业,接下来隆基要做科技制造加科技服务型企业,如何理解?
答:过去大家都知道隆基的战略是非常清晰的,前八年我们是定义为全球领先的单晶硅片公司,隆基用了八年时间聚焦这一业务做到了这一点。在14年之后我们调整了战略,全球领先的最具价值的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的业务也就相应地延伸到了产业链的下游。但是大家仔细看,在一个发电系统里面,不管是隆基前期做硅片还是后来做组件,都是材料,材料全球来看现在是处在一个产能过剩的状态。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我们发现光伏应用的场景其实特别多特别复杂,客户并不仅仅是简单地需要光伏板,客户需要的是一个便利的系统,能够和客户电力融合的系统。当然在中国有些投资是为了赚钱,建一个系统把电融合到电网里面,全球还有很多地区是自己用的,但光伏板没有办法直接用,所以客户要的是解决方案。像机场有机场的解决方案,像水务有水务的解决方案和要求,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未来全球市场随着光伏价格的下降,整体的市场规模实际是缩小的,池子的水有多大,才能养多大的鱼。希望在这个方向上,在下游的解决方案端越来越大。
对隆基来讲核心是围绕客户的需求来做工作,过去我们做光伏产品只需要电网就可以了,现在发现网络冗余不够了,中午大家都同时发电都用不完,电网都接纳不了,那就需要新的解决方案,需要改变后面的服务端才能够容纳更多的光伏绿电。
所以对隆基来讲,我们所谓的科技服务就是要在下游离客户近的地方提供更多的服务来帮助更方便地使用太阳能的电力。这就是所谓的科技制造加科技服务,两条腿走路的重要方向。
举个例子,过去隆基卖材料不下场,比如某个客户屋顶希望隆基来做,但是隆基做不了,因为隆基卖的是光伏板,还要做屋顶施工,地面接入。一个大的工厂,从设计到建设中间需要几年时间,经过培育,森特现在成长起来了。
隆基现在开发了一个极简的方案。我们跟森特的合作主要是聚焦新建屋顶如何保证25年不漏雨,对于已经建成的房屋怎么办?公司也做了很多的研发和布局,这个方案我们用机器人在屋顶直接粘接上支架,在支架上直接粘接隆基的组件,这个方案可以直接降低施工成本30%,同时对建筑物没有任何的破坏。目前看下来是世界上最好的用于屋顶的系统方案。有了这个系统方案之后,隆基就开始下场了,隆基的支架,隆基的结构胶,隆基的机器人,隆基的施工,方案完全是一体化的,而且这个一体化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和保证了在20年周期内电站的安全和房屋的安全。所以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就推出了一个系统的方案,这个可以理解为科技服务,利用科技的手段创造一些新的方案来给客户做交付。针对已有屋顶的业务方案,现正在面向全国开放加盟商,隆基给加盟商提供全套方案,而不是过去只提供一个光伏板。现在隆基提供全套方案,这套方案保证他的施工质量,对屋顶没有破坏。金属屋顶打钉子打卡子,三年五年会漏雨,还有热胀冷缩带来变化会给屋顶带来风险,现在隆基采用粘胶的方式对屋顶没有任何的破坏,对屋顶而且还有加强的作用,杜绝了以前打卡子打钉子给房屋带来的破坏,施工我们现在都可以用机器人来做了,所以现在变成了一个极简的作业模式。结构胶是要按照三十年的建筑标准,我们从16年开始结合做BIPV的各种经验,今天才把这个极简方案开发出来。也许看上去没那么难,但是我们经过多少方案的比对发现它就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的方案,目前市场上刚推出反馈还是比较好的。我们卖一块板,BC二代是八毛钱,但是做成系统,整体价值就提升了,所以隆基也就进入了一个更大的市场。
15、公司未来五年的重点规划?
答:隆基正在从科技制造走向科技制造与科技服务。所以我们希望未来在接下来的五年除了单纯的组件之外,我们后端的收入占比能够达到50%,能够把后端做起来。从增长上来讲,我们希望接下来每年还是能有一个收入上面利润上面显著的增长,当然现在属于亏损收窄的状态。我们自己也定了目标,也是希望公司能够早日实现盈利,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16、未来隆基我相信会好,那分红比例会不会有相应的提高?
答:这个是跟当时处的状态有关,隆基在2015年到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是55%,那就意味着每年它都要建大量的新产能,但隆基没有从资本市场上拿到什么钱,过去是靠以前有一些资本市场的融资,再者就是靠自己的盈利积累。所以这个是跟发展阶段相关的,如果企业不是处在一个这么高增速的状态,可能企业的盈利就要回馈股东。
17、如何看待公司年报应收账款同比激增的风险?
答:主要是应收票据,但公司收的主要是银票,没有商票,因此风险很小。
18、管理层25年公司曾提出重塑冠军气质、重拾战斗精神,如何理解如何落实?
答:当时提出重塑冠军气质我们是有一些要求的,意志品质和特长领先都很重要,能力和意志品质的组合才是冠军气质。目标上对各业单元各个战区都是一个领先,所谓第一的目标,我们现在的目标更多是盈利,然后市占维持在一个我们自己设定的目标上。市占是基础,盈利是目标。第二个客户的场景在两端发力,公司的资源往这两个方向上去投,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这里面包含我们的场景,包括和生态伙伴搭建的合作关系,也包括自己内部的战略方向。
过去一段时间隆基处在比较顺的环境中,我们的干部队伍可能存在一些搭顺风车,个别人骄傲自满等等,包括一些大企业病,不去现场就汇报的情况。现在将文件资料传递的这些岗位都要压缩掉,要让现场的信息直达决策层,压缩管理层级,整个考核体系里面对准价值创造。全员都要价值创造。有价值创造了大家才认可,没有价值创造的岗位,不能说清楚价值创造的岗位都会被优化掉。人员岗位也要往前压,我们有些人员素质都不错的,原来坐办公室做分析的现在我们要求压到一线,用成果来证明自己。这是我们奋斗精神通过激励考评上的支撑。
19、您和李总的职务变更的原因是什么?
答:振国总担任董事长期间是把总经理的工作给我做的,他的职务主要侧重中央研究院和关键客户、关键业务的沟通这两个方向的工作,现在还是如此,外面看起来title和职务有了一个变化,实际上我们的工作是一脉相承没有什么变化的。
20、BC的专利保护现在有什么样的相应措施?
答:保护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专利方面,专利方面应该说隆基目前评估在这个领域还是布局最全面最完整的。在BC的专利,像HIBC因为是我们开发的,肯定能够更完整的,整体从开始这个概念到最后整个工艺布局可能更完整。TBC爱旭来做,其他人也有布局,但是总体我们认为隆基的布局是非常完整和深厚的。
装备方面,我们会和装备厂联合开发。联合开发之后我们会对他有限制,因为隆基可能要给他花好几年的功夫去开发这个产品,开发完了之后我们是互相有保护的,他要保护隆基,隆基要保护他,是这样有一个生态的概念,大家在一个生态相互共赢,互相保护。
第三是内部的保密体系管理。我们就分这三个层面,比以前肯定会好很多,怎么样还要走着看,看国家的法治建设究竟怎么样,当然在海外可能有一些比较完好的法治体系可能更简单一点。
特别提醒:本文为投资逻辑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巴菲特读书会
价值投资理念、知识经验学习与交流平台,投资风险教育平台。
发现价值,践行价值。书会长期开展独立投研活动,定期发布原创研究报告,组织线下分享活动。
“行稳致远”,秉持“专业、谨慎、诚信”的精神,努力与会员和客户共同实现长期价值稳步成长。
启恒配资-安庆股票配资-配资股市-网上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